行业动态
  1. 首页
  2. >
  3. 新闻动态
  4. >
  5. 行业动态

【甘肃日报】决胜“十四五” 迈向“十五五”丨守安澜・提效能・护生态——甘肃省全力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时间:2025-11-06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洮河水穿越峡谷滋养陇中旱塬,疏勒河数字闸门精准调控万顷良田,黄河岸线生态廊道再现水清岸绿……从祁连山麓到黄土高原,从黄河之滨到河西走廊,甘肃省水利系统以“四水四定”为遵循,以重大工程为支撑,书写了一幅水安全保障有力、水生态持续向好、水智慧赋能高效的时代画卷。“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水利投资超千亿元,较“十三五”增长33%,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162.19亿立方米,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注入强劲“水动能”。

甘州区西浚灌区。本文图片均由甘肃省水利厅提供

水灾害防治与供水保障协同推进

“十四五”以来,甘肃立足地形复杂、灾害多发且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省情,同步强化防洪与供水两大安全支撑,让“安澜”与“解渴”双向落地。

在水灾害防治上,我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力打好水旱灾害防御主动仗,构建了“河道排洪为主、水库拦蓄为辅”的综合防御格局。建成水库54座,完成黄河干流防洪治理一期工程,实施13条江河主要支流、162条中小河流、64条重点山洪沟道治理,全省1至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94%。

针对强降雨天气过程,提前会商研判部署,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成功抗御2022年马莲河历史第二大洪水、陇东南地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暴雨过程等不同级别洪水126场(站)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准确把握我省春夏“卡脖子旱”规律,算好抗旱区域账、可用水源账、蓄水需求账和调水能力账“四本账”,争取调用抗旱应急水量指标13.18亿立方米,有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阿克塞城乡供水工程。

在供水保障领域,我省加大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设力度,“十四五”以来建成水库、淤地坝、小微型调蓄设施等“水盆子”1459个。聚力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出台实施《甘肃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推行“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累计投入84.39亿元,建成农村水源保障和管网改造提升工程623处,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规模化供水人口比例达到66%,较“十三五”末分别提高5个、12个百分点;优化服务、运营、监管、保障体系,全省55个县(区)实现供水县域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配备率均达到100%,农村供水不断从“有水吃”向“吃好水”转变。

节水革命与数字转型双向发力

在甘肃水投引洮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调度中心的电子大屏上,智能系统24小时监测水位、流速、水质,自动预警异常、优化配水方案,将“安全供水,供水安全”的要求,化为屏幕上每一个稳定跳动的信号。

在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南干渠500亩试验区,120套远程测控闸阀实时调控水量,汇集光照气象、流域水情、水库调度、灌溉面积、种植结构、土壤墒情、用水需求等多元数据,综合近五年13.4万条灌溉实验数据,构建作物需水预测模型,实现从“引水”到“田间”的全过程精准管控。

这是数字转型为水利治理装上“智慧大脑”。五年来,甘肃省以“节流”与“智管”为抓手,推动水资源利用从“粗放”向“高效”转变,既靠制度约束,更凭科技赋能。

省疏勒河中心数字孪生灌区。

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我省出台《关于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全面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构建全领域节水体系。“十四五”以来建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县59个、国家级节水型灌区13个,全省用水总量每年都控制在国家确定的120.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至90.2、18.3立方米,较2020年分别降低19.4%、2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20年的0.57提高至0.591。

我省坚持省级统筹、区域共享、试点创新、重点突破,以疏勒河数字孪生建设为先导,着力推进精准感知、智能调控、高效协同的全省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按照“应接尽汇、贯通共享”原则,系统推进省级数据汇集平台建设,全省近万个监测点一站式解析,治理数据95.55亿条,现有45类、6.9万项水利汇聚数据实现省、市、县三级共享。

守护生态底色:河湖治理与流域修复系统推进

汭河崇信县城段。

从黄河岸边的水鸟翩跹,到疏勒河“哈拉奇”湖重现碧波,甘肃以系统思维修复水生态,让“清水绿岸”成为常态。

全省以河湖长制为核心,常态化推进河湖库“清四乱”,整治突出问题1308个,完成黄河流域200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因地制宜、分批分类打造幸福河湖110条(段、个),陇南市两当河、平凉市汭河成功入选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清单。

我省加强河流生态流量监测,实现生态流量“目标确定+全方位监管”,全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100%,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0年不干涸,疏勒河干流和支流党河“重逢”,石羊河下游干涸51年的青土湖水域面积扩大到27.65平方公里,旱区湿地面积达到127平方公里。

会宁县坡耕地治理成效。

同时,我省持续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统筹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坡耕地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重点项目,“十四五”以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39.9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61%,水土流失面积与土壤侵蚀强度实现“双降”。

从安全屏障到资源效能,再到生态守护,甘肃水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兴水为民生”的初心。站在新起点,全省水利系统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让治水兴陇的画卷在新时代愈发绚丽。

电话: 0931-6966607 邮箱: gssdybgs@163.com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鱼儿沟18号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版

Copyrights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陇ICP备10002520号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