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4月,水利部启动实施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要求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于7月底前开工建设。60个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积极推进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陆续完成审批。打造“生态绿洲”,开展“亮山亮水亮文化”建设,构建多场景“亲水圈”⋯⋯各个项目任务明确、特色鲜明,本期《河长制湖长制专刊》集中报道部分项目进展情况,供读者参考借鉴。《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各地要以建设项目为抓手,抓好组织实施。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建成让人民群众可观可触可感的幸福河湖。
衡水湖
打造京津冀生态休闲与文化新地标
河北省衡水市将围绕系统治理、智慧管护、产业赋能三大核心任务,以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全力打造“生态绿洲,京津冀生态休闲与文化新地标”。
衡水湖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将通过清除湖底淤泥、种植耐水植物构建生态缓冲带,开展栖息地生境修复,积极打造栖水野趣休闲带、阡陌果香田园带、翠影绿廊生态带、文脉雅韵传承带,塑造衡水湖生态品牌形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项目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以及水质自动监测站等,构述“全方位、立体化” 监测网络,提升管护能力。
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湿地,衡水湖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转型、文化振兴和区域战略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王浩
芳村溪
“三位一体”培育水经济新业态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将围绕系统治理、管护能力提升及助力流域区域发展三大核心任务,全面推动生态与民生、治理与共富深度融合。
芳村溪幸福河湖项目将依托流城自然生态本底和“两柚一茶”特色农业优势,构建“一带两区强生态•四图十景促共富”的总体布局。项目以“U香”(U是诸音字,意思为“柚”)为特色,重点实施水域空间修复、滩地生态恢复、岸坡生态提升、亲水便民节点打造等工程,对流城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管护机制进行提档升级。
项目通过探索“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协同发展”三位一体路径,逐步培育水经济新业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全面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共同富裕,实现生态蓝绿与乡村富美共赢。项目将以建设“芳村生态河•U香共富水”为目标,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幸福河湖样板,为新时代幸福河湖建设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常山经验”,让清澈秀美的溪流真正成为滋养百姓幸福生活的共富之水。
马跃东
温水溪
清新•生态•幸福
福建省漳州市将以“清新温水溪,幸福华安”为主题,按照“一轴一系统,三区两核心”的总体布局,把温水溪打造成为“生态幸福河流”样板。
温水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将通过实施堤岸功能改造,保障防洪安全;推进流域内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开展堤岸生态化改造、岸线修复和水域空间修复等工作,打造宜居的流域水环境:采取河湖堤岸功能改造、水域空间保护修复和智慧调度等措施,进一步保障水库电站生态下泄流量,促进水生态健康发展;通过实施埋设岸线、蓝线界桩,推进温水溪河湖智慧管护,强化河湖管控边界,完善智慧监管基础设施建设。
漳州市还将开展重要历史遗存水文化设施保护修复,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水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挖掘区域优势旅游文化生态资源,发展温水沿线临水经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温水溪河湖生态价值转化。
姚立军 陈文平
寿溪河
推动“水农文旅”深度融合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锚定将寿溪河建设成为“安全河、生命河、幸福河”的目标,绘就“山清水秀熊猫栖,两湖三镇映碧漪”的生态画卷。
寿溪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从水城生态建设和岸带生态建设两方面着手,采取堤岸生态化治理、智慧监管设施建设、河湖生态价值转化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生态承载力,维护寿溪河流城生态系统健康。项目依托寿溪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推动“水农文旅”深度融合,提高生态经济价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崔西岭
海游溪 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海游溪
探索中小河流幸福河湖建设新路径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和临海市将以打造滨海特色体验之河为指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流域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独流入海幸福河湖的典型代表和全国标杆。
海游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将围绕“安全、健康、宜居、智慧、富民”,统筹推进流域系统治理工程,利用视频AI(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提升河湖管理能力,打造河湖“现代化”智慧管护样板,并结合海游溪流域沿线各具特色的滨水空间资源,打造多场景“亲水圈”,充分挖掘海游溪水生态产品价值,建设“多业态”小西湖慢生活滨水区,走出一条独流入海的中小河流幸福河湖建设的新路径。
马跃东
尧渡河
依托优势“以文塑河”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将从河湖系统治理、管护能力提升和助力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打造“一脉承千年,三区展四韵,多点映画卷”的尧渡河幸福河湖总体布局,着力绘就“千年尧河萦舜城,菊香皖韵福至东”的幸福画巷。
东至县依托独特水文化优势,创新”以文塑河”路径,将历山舜耕遗址、南溪古寨等多处景点串联成“文化长廊”,开发系列文化旅游产品,让“文化活水”转为“经济活水”。
钱玉胜
西溪河 四川省河湖保护和监管事务中心供图
西溪河
“亮山亮水亮文化"
西溪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将以“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基础工作及公众满意度提升”为指引,紧扣“亮山亮水亮文化”的建设理念,打造“一河潺潺润三带风华,五区绽放兴七彩梦章”的幸福西溪河。
结合建设目标与布局,项目通过实施河道堤岸功能完善、流域重点区域智慧感知设施建设等23项建设内容,展示西溪河流域生态宜居、宜业、宜文、宜旅、宜养的地域特色。
崔西岭
汭河
富民宜居 文昌水韵
甘肃省平凉市将围绕“一源、两廊、三核、六区”的总体布局,全域推进、分区打造,将汭河建设成为“河湖安澜、水清岸绿、活水流畅、富民宜居、文昌水韵”的幸福河。
汭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将通过清理河湖岸线、保护修复水域空间、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等,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并采用智能监控设施、水量及预警监测等手段,实现河湖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项目将立足汭河文化底蕴和河湖生态禀赋,充分挖掘齐家仰韶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以及农耕先祖公刘首创引水灌溉等人文历史文化内涵。
解瑞 郑灵祥